献血真的有益健康吗?

发表于 2023-06-25 20:29 发布者:admin 浏览:109
献血真的有益健康吗?  临床雾化吸入治疗中,医生开雾化药有时会加生理盐水,有时又不加生理盐水,这把不少患者搞迷糊了,到底雾化时要不要加盐水?雾化时加与不加生理盐水,要综合
献血真的有益健康吗?

  临床雾化吸入治疗中,医生开雾化药有时会加生理盐水,有时又不加生理盐水,这把不少患者搞迷糊了,到底雾化时要不要加盐水?雾化时加与不加生理盐水,要综合考虑不同药物联合雾化的配伍相容性、药物说明书、雾化器最大容量等情况。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 年版)》[1]列出了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配伍,指出氯化钠溶液与其他药物包括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的配伍建议为NI(即评价配伍稳定性证据不充分,除非将来有证据证明可行)。但是,2012年与2019年的专家共识均明确表示,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可以用生理盐水稀释。

而雾化吸入药物说明书中,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明确提到了需要加生理盐水稀释,而复方异丙托溴铵和特布他林明确说明提到不需要生理盐水稀释,其他雾化剂是否需要加生理盐水稀释则无硬性要求,这时加不加则需要考虑雾化器的容量、雾化时间等情况。

#献血真的有益健康吗#一般来说,大家对于免费献血都持有不同意见。尤其反对献血者经常会抱怨“我自己的血都不够用了,还怎么去献血”“我贫血,献不了”、“献血伤元气,我不去”等等。那么献血真的有益健康吗?或者说献血真的是利大于弊吗?

这些献血常识,你应该知道

(参考《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年第5卷第1期和《人人健康》2012-15)

一、血液是在人体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 所有成分都经历着新生、成熟、衰老、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 d, 白细胞寿命为9~13 d, 血小板寿命为7~9 d。正常情况下, 每人每天约有40 ml的红细胞衰老死亡, 同时, 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这个新陈代谢过程相当于一个人一年全身血液换过三次。也就是说, 即使一个人不献血, 血液中的血细胞也会被代谢掉, 献血会引起促进造血功能, 加速新陈代谢, 使人精力更加充沛的作用, 古代的放血疗法就是这个道理。

二、献血后的生理恢复

相关研究显示, 献血者献血后的生理恢复与献血量、献血间隔时间、性别、个体差异、献血者的营养状况及所献成分不同而异。结果表明, 健康者按规定献全血或血液成分, 能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 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而且还会促进血液新陈代谢, 有利于血液的更新。

首先、血容量的恢复。健康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 且总量是相对恒定的。一次献血200 ml约占血液总量的5%, 400 ml约占血液总量的10%。献血后喝液体饮料, 已经开始补充血容量。机体自身很快进行调节, 组织液渗入到血管内, 经1~2 h即可恢复血容量, 丢失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

然后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献血后红细胞的减少与献血量有关, 据国内调查资料显示, 一次献血200 ml, 男性红细胞平均下降0.3×1012/L、血红蛋白平均下降7 g/L,女性分别为0.39×1012/L和7~15 g/L。献血后可见献血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增多, 一般4~9 d达到高峰, 平均网织红细胞可达1.2%, 说明骨髓造血系统活跃。若献出200 ml全血,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至献血前水平需要7~10 d, 而通常男性较女性恢复快

其次是白细胞、血小板的恢复。多数献血者献血后白细胞相应有所降低, 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也有白细胞数增多的。血小板也如此, 有的增加, 有的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本身在体内生存期较短, 更新换代快, 献血后几天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 献200 ml 或400 ml全血对这两种成分的影响是很小的。献血采血小板亦不影响其恢复。

最后是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国内傅聪远等采用多导生理仪观察30名献血者献血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表明:献血400ml对献血者动脉压无明显影响。献血后短时间内, 心脏每分钟血液输出量与每搏输出量均下降25%~28%, 同时外周阻力增加35%~39%, 说明血压的维持靠外周阻力增加起主导作用。献血4d后心脏每分钟血液输出量恢复到献血前的97.71%, 总外周阻力也恢复到98.84%, 每搏输出量恢复到原水平的89.17%, 为维持血循环量和组织供氧, 心率增加9.83%。在献血后4 d内, 上述指标男性一般均已恢复或接近献血前水平, 而女性尚有差距, 说明男性较女性恢复得快。

这些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说明机体在献血后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应激反应来调节生理平衡, 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而且这些变化与上述各项血液指标的恢复是相一致的。献血者献血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表明:在献血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等均较献血前有所下降, 说明献血后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善, 有利于血液流动和氧气运输。

献血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一、适量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 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有些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 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附着在人体的血管壁上, 最后导致动脉硬化, 形成心脑血管疾病。而定期适量献血, 减少了体内一部分黏稠的血液, 再通过正常的饮水, 填充了血容量, 使血液自然稀释, 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从而预防和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芬兰的一个研究小组做过一个调查, 发现献血后5年, 献血的这批人冠心病的发生率比没献血的人降低了86%。国内青岛市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 无偿献血结果表明, 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 在3年中, 献血者 (男性) 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2。

二、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这主要和血液中所含的一种元素“铁”的含量有关。《国际癌症》曾报道,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但如果其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则易患癌症, 这主要表现在男性。女性由于在月经期间的流血现象, 常会损失大量铁, 因此在研究中未发现铁含量与妇女患癌症的几率有特别的关系。排出过多铁质的唯一办法就是流血, 因此, 专家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男士要多多献血, 不但可以防癌, 而且还有助于身心健康。

三、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 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 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 心灵得到慰藉, 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 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四、献血能净化人的心灵。

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献血行为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 使心灵得到慰藉, 使人生更加充实。

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

河南三门峡中心血站对 2009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在三门峡市 中心血站、流动采血车和固定献血屋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 2009—2013年无偿献血资料统计分析后发现,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者为 287 人次,占献血总人次的 0.27%;献血不良反应在10点至14点发生的有175 人次,占献血反应总人次的 60.98%;出现初次献血不 良反应的人次是出现非初次献血不良反应人次的近3倍,出现连锁性献血不良反应的有37人次,占献血不良反应总人次的12.89%。经过献血不良反应处理和献血后回访,有45人次重复参加了无偿献血占 15.68%。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献血不良 反应也对再次参加献血或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

一、心理因素。部分初次献血者不甚了解献血知识,对献血有某种顾虑和偏见,从而加剧了献血者恐惧、紧张的情绪。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看到采血针头比预想的粗、采血袋比预想的大,也会给献血者以心理暗示,特别是看到其他献血者表情凝重或出现献血不良反应时,更会加剧献血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故而易发生连锁性献血不良反应。

二、环境因素。根据数据统计,献血不良反应较多出现在采血车上,这是由于采血车空间相对狭小、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环境条件差 等原因,让本来就有紧张情绪的献血者更加紧张。

三、人为因素。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献血者的血管粗细、身体胖瘦等不同,有时不能做到一针穿刺成功,这会加深献血者献血时的疼痛程度,增加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四、对献血不良反应处理不当。采血工作人员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不强,遇到情况 惊慌失措,会加重周围献血者的恐惧和疑虑心理,易形成连锁 性献血不良反应。

五、其他因素。一是部分疼痛敏感度较强的献血者,由于反射作用使周围 的血管出现扩张的现象,回流血量减少,严重抑制了献血者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导致其出现献血不良反应[1另外是空腹和疲劳献血。

当然现代经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经常熬夜、睡眠不 足,清晨无法正常吃早餐,使身体长期处于疲劳、亚健康状态, 在献血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造成部分人群出现献血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

献血是一项自愿行为,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意愿做出决策。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献血这个无私奉献的行为是不会伤到身体“元气”的;大家应该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消除恐慌心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青年人,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适度献血,但请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因为献血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会导致感染到其它的疾病。在献完血后,应该要适当的补充营养,多注意休息。

0 顶一下
*昵称:
*评分:      
*评论:
请将内容限制在 10 - 200 个字符以内,当前输入:0
0/200
扫码在移动设备上阅读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