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

为何附子理中丸越来越不好用?中医: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

admin 2023-07-02 20:50

为何附子理中丸越来越不好用?中医: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

前段时间跟一位朋友聚会,我这位朋友也是学中医出身,我们平时总会交流一些中医上的心得体会和经验。这次闲聊时他便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些年觉得附子理中丸这个药越来越不好用了?”我沉思许久,回答了这么一句话,“补阳不如潜阳,温中不如温下。”


附子理中丸是个好方子,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等病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一直以来也是调理脾胃病的常用方剂。但为什么我朋友会觉得它的效果越来越不好了呢?其实这跟我们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的人普遍饮食清淡,甚至吃不饱饭,但是现在人生活条件好起来了,不说顿顿有肉吧,每天的荤腥是不少的,再加上隔三差五下馆子,饮食滋腻。


正所谓“鱼生火,肉生痰”,这些食物对于脾胃是很大的负担,很容易就滋生痰湿,痰湿郁结时间一长,又会滋生内热。这种情况下,即便你出现了脾胃虚寒的症状,比如说腹中冷痛,手脚冰凉,大便溏稀等等,你去用附子理中丸,它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反而会催生胃火。


那这个寒要怎么驱除呢?我认为啊还是要从肾来调理。现在的人有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肾精消耗过度。面临的欲望太多,加上压力太大,晚上熬夜,这些都会耗损肾精,肾阳也跟着受损,肾主一身阴阳,命门火衰,连带着脾阳不足,这个时候不该温中,而是温下。


那说到温下,很多人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就是滥用补阳药。要我说,你一昧的去补阳,不如想办法“潜阳”。什么是潜阳呢?就是把你耗散过度的肾阳给拉回来,使其回到肾中。外力再怎么补,都不如自身的阳气,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同时呢还要去滋补肾阴,只有阴液足了,才能把这个肾阳留住,不让其过于外散。

张仲景留下的桂附地黄丸是我认为最适合当代人的养阳药,它是由肉桂、附子、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茱萸、地黄、山药这8味药所组成。肾气为肾精所化,所以想补肾气之虚,必得阴阳同补,缺一不可。而肾气丸里面的肉桂辛甘大热,性能下达,可以引火归元;附子温补阳气,驱散寒邪;然后又用熟地滋补肾阴;山茱萸补阴的同时呢,酸涩之性可以收敛固摄肾精;而脾为后天之本,所以又加山药来补脾之阴液,茯苓、泽泻、牡丹皮渗水利湿,引导水湿下行,再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这个方子标本兼顾,阴阳同调,对于阳虚体寒导致的各种症状呢,都有比较好的调理效果,包括脾阳不足,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痛、便溏,都可以用它来调理。

我把我的思路跟朋友说完之后,他也深表赞同。后来再见他,他告诉我他也开始用桂附地黄丸去治疗各种虚寒症了,效果也让人十分惊奇。其实良医用药,也是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才行,不能墨守成规,死守着老一套,那样反而容易给自己钻到牛角尖里头。

当然了,涉及到用药,还是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去参考使用,切勿随意乱用。我是贾医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