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什么时候是该要一个孩子了呢?答案是,当你觉得人生很无聊已经没有什么激情的时候。结婚一年多,想着我们都已经三十多,平时我们都是比较宅在家里,生活确实有点无聊了,的确想要一个孩子了。
第一阶段:信心满满,以为怀孕是件简单的事
刚开始备孕时,我和老婆超级乐观,甚至算好了宝宝的星座,连小名都想好了!觉得“只要不避孕,下个月就能官宣”,我190+,我老婆160,还在担忧小孩会不会长得太大不好生,想的很远……很多时候晚上睡觉前,我们俩都会憧憬有小孩以后的生活,高谈阔论!
现实却是:每个月大姨妈准时到来,像一场无情的嘲笑。
当时的心态:“没事,下个月一定行!” 。天真地以为只是运气问题。
第二阶段:焦虑崩溃,为什么是我?
半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动静。我们开始疯狂搜攻略、测排卵、记录体温,甚至迷信各种“助孕偏方”。每次看到验孕棒的白板,都是那种伤心与无奈。然后去医院检查,老婆没有问题,而我却查出来精子活性低,真是晴天霹雳,感觉自己平时身体挺好的啊,怎么会活性低?!静下心来想着,也难怪,自从毕业以后,每天坐在办公室,已经很少锻炼了,身体肯定和上学时没法比了。
最扎心的瞬间:
看到别人带着孩子玩耍时的莫名心酸
家人小心翼翼的关心,反而压力更大
我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我精子不行了?只能去试管了?试管会不会也不行?
第三阶段:学会接受,与焦虑和解
在一次次失望后,我们开始调整自己:
1 停止过度备孕:减少排卵试纸检测的频率,不能再在排卵期每天都同房,不再过分关注,给自己喘息的空间。
2 找回自己的生活:重新健身、每天跳绳、周末短途旅行,让备孕不再是生活的全部。
3 多互相沟通,只有精神状态好了,身体才能是最佳状态,一句“没关系,我们慢慢来”,比任何安慰都有力量。
还记得看到两条杠的喜悦,这辈子都不会忘,现在已经孕5个多月了,又在焦虑在家月嫂和月子会所的事儿。
不知道什么时候月子中心开始流行起来了,看着那些大几万的套餐价格真的是吓退我们这种社会底层人民。一说就是“穷就不要生孩子”,然后就是月子会所是为了避免婆媳矛盾,是对孕妈的爱等等,不知道是营销还是最新的社会潮流,看着那些月子中心的月子餐,感觉如果是家里人做的肯定会说是nue待孕妇吧,不过摆盘确实好看不少。你们觉得有必要花几万块钱去月子会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