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假期重读《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我对这话有了更深的理解。粗浅地说,人会受环境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里行为是不一致的。在哪里工作,和什么样的人共事,这些外部的环境都会有意无意地形成输入,最终改变我们的行为。
比如,在家办公和去办公室办公,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家的效率肯定不如办公室高。家里一个人,自控力不强的话,很容易自我放松 —— 躺到沙发上,把腿翘起来,打会瞌睡,刷会短视频。而在办公室,周围全是秩序井然的办公桌和电脑,还有噼里啪啦敲键盘的同事,受这些环境的影响和约束,我们会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再比如,你在一家氛围不佳的公司里做事,人们喜欢甩锅,出个什么错,先忙着解释自己没问题,当初判断也很精准,然后绕很多弯子,做很多铺垫,遮遮掩掩地道出那是另外一个团队的问题。你觉得这公司文化有问题,不认同,但只要你不离开,一直还在这里泡着,不管你有多清醒,时间长了,做事的心气,以及思维方式,就会被这种文化影响。
特别是当一个人还没形成基本的价值评价体系时,周遭环境对他的影响更甚。所以,我一直认为,进入职场后的前十年,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和更强的团队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好的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现在这个社会,除了周遭的物理环境,我们更多地被虚拟的网络世界包裹。比如短视频中,有很多热爱讲底层逻辑的博主在看穿本质,简化世界;还有一波看起来有钱但价值观单一的人在谈格局和逆袭,顺便晒自己的豪车和金链子。如果我们总被这种内容投喂,那可想而知,思考方式就会倾向于非黑即白。
我现在做产品,做公司,深知这话的意义。我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那用户便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和创造,这个环境,直接决定了大家长成什么样子。比如我们的几个内容产品,我一直和大家说,要用思辨、多元和乐观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世界。我们不会劝说你没事摸鱼、无止境地吐槽老板。相反,我们觉得,不管怎么样,还是应该做点事。
这是个氛围问题。如果大家在一块只是吹水,只是基于简单的逻辑讨论问题,寻求自我安慰,那就没什么意义了。这种圈子趁早离开就好。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外貌等,但我们永远可以选择环境。
人会被环境影响,这是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 的一个理解层面,如果仅仅聊这些,那今天这篇文章都没必要写了,我想大家早就想到这一层了。
另外一个层面,要反过来看,你和你的双胞胎弟弟虽然都成长于同一个家庭之中,但你俩的性格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因为环境类似,但内核却不一样。
上次直播,和二爷聊职业选择,他问我当年从一个小城市来到北京,从外行跨入到计算机领域,是不是有很多随机的因素?如果再重来一次,如果某个随机的因素变了,是不是我可能就回老家干其他事了。
很好的问题。我回答说:不会。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自由,喜欢编程,喜欢大城市,这是我的内核,内核决定选择。
有时候,我们身处环境之中,会被环境裹挟。比如在学校,不管喜不喜欢这学科,就是想拿第一名。在公司,不管喜不喜欢当下的事儿,就是想干好,想证明自己可以,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想挣钱。但这种依靠外部刺激的驱动显然是没有长期战斗力的。
到一定的阶段,我们必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剥离环境的因素,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干什么。我把它称之为寻找内核的过程。
这一点,尤其重要。我同事小盖曾经写过一段话:“当一个人想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大致这辈子想做什么事情时,他的内心便会安定下来。要不然,就会有种漂着,没有准心和定力的感觉。”
我去年,知道了自己是个吭哧吭哧做事的人,不是八面玲珑、会来事的那种。怎么讲呢?这种性格,是优势,也是局限所在。但想清楚这点,我会有那种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的通透感,不至于在纷杂之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