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胀、不消化、“一切食积”,一个奇妙的方剂,守护脾胃的健康

发表于 2023-06-22 19:49 发布者:admin 浏览:147
肚子胀、不消化、“一切食积”,一个奇妙的方剂,守护脾胃的健康  每到逢年过节,总是爱多吃,然而吃多了,往往会肚子胀、不消化,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是食积日
肚子胀、不消化、“一切食积”,一个奇妙的方剂,守护脾胃的健康

   每到逢年过节,总是爱多吃,然而吃多了,往往会肚子胀、不消化,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是食积日久,就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是“端午飘香,粽情粽意”,但是吃多了,肠胃也是不宜消化的。因此,家中常备消食化积的良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消食化积的经典良方,古往今来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良方,就连《新白娘子传奇》中提到过,它就是“保和丸”。

   保和丸的药物组成其实并不复杂,全方由“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具体制作方法是,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七八十丸,食远白汤送下;现代用法,水泛为丸,每次服用6~9克,饭后温开水送服,也可水煎服。清代名医汪昂指出,可用炒麦芽煎汤送服保和丸,也可以将麦芽一两研末后,和在药丸内,一起服用。现代临床剂量,如果水煎服,可以按照原方十分之一的剂量,也就是:山楂18g,神曲6g,半夏9g,茯苓9g,陈皮3g,连翘3g,莱菔子3g,或加麦芽3g,水煎服。

   保和丸出自元代名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对于它的适应证,用《丹溪心法》的话说,那就是适用于“一切食积”。保和丸具有消食和胃的作用,临床见症为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气吞酸,厌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脉上多以舌苔厚腻微黄,脉滑为特征。保和丸是消导平剂,是治疗一切食积轻证的常用方剂,但是它的消导之力稍缓,一般适用于食积不甚、正气未虚而偏热的人群,若是正气已虚,或者偏寒,应当适当加减化裁后使用。

   那么保和丸这个经典良方,究竟全方配伍暗藏着怎样的密码呢?全方以山楂为君药,能消各种饮食积滞,尤其对肉食油腻所致的积滞更为适宜;以神曲、莱菔子为臣药,其中神曲既能消食积,又能健脾胃,尤其擅长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尤其擅长消谷面之积;以半夏、茯苓、连翘为佐药,其中半夏降逆止呕,陈皮理气健脾,既可消胀,又能消食化积,茯苓健脾渗湿止泻,连翘清热散结,是针对食积容易生湿化热而设。全方配伍,食积得消、胃气得降、热邪得清、湿邪得去,则诸证自愈。

   那么,这个方剂为什么取名保和丸呢?想必去过故宫的都知道,里面有个保和殿,为什么要取名保和呢?保和,典故出自“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思是保持天、地、人的高度和谐。不过对于保和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魏书》,其中有“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结合“保和”之义,可以看出,中医方药给它取名“保和”,意在“保持和顺,身体安适”,而明代医家吴昆所说“药味平良,补剂之例”,清代医家张秉成所说“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这些虽阐明了保和丸的核心要义,但对保和二字的理解,只能达到差强人意的地步。保和丸其实是朱丹溪保障阴阳通畅的基础方,仅以和胃消食,胃气和则可濡养五脏六腑而论,太过表浅,也绝非朱丹溪眼界[1]。

   保和丸在《丹溪心法》里,共有三个同名方剂,其中一个由“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等3味中药组成,另一个由“山楂三两,白术二两,陈皮、茯苓、半夏各一两,连翘、黄芩、神曲、萝卜子各半两”等9味中药组成。但是,流传最广、配伍最优的还是这个七味中药组成的保和丸。因为这个方,以消食药为主,着重于去除食积内停之本,配合行气、化湿、清热之药,以兼顾气滞、湿阻、化热之标,可谓是标本兼治、消导并行,堪称经典。这也不难发现,中医方剂在历代的传承中,也是有它的优胜劣汰机制的,唯有“传世经典方,才会永流传”。

   对于保和丸的临床运用,必要时可以丸改汤,这也的好处是可以随症加减。毕竟,在临床运用的时候,很多疾病可能会出现兼证与或然证,这就需要加减化裁。如果食积较重,胀满明显的,可加枳实、厚朴、木香、槟榔,增强消食导滞的能力;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可加黄连、黄芩,增强清热的能力;大便秘结,可加大黄,增强泻下通便的能力;脾虚,加白术、党参、甘草,增强健脾益气的能力。当然,这只是常规的加减化裁,如果更为复杂的,可能还会合方,然后再进行加减化裁,当然,这样的适用范围也会更为广泛。

   对于保和丸的配伍,清代名医费伯雄认为“惟连翘一味,可以减去”,那么,保和丸究竟能不能用连翘?清代名医汪昂认为,“积久必郁为热”,清代名医张秉成认为“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因此用连翘“散结而清热”。对此,当代名医焦树德指出,保和丸“此方妙在加入连翘一味”,“实具有画龙点睛之作用”。有医者研究认为,保和丸中,连翘的散结之功可助化滞消积,升浮宣透之性可防消降太过,消散得宜;连翘还有助于化积消滞,参与胃肠动力调节,其作用不仅体现于保和丸中以消食,在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

   对于保和丸的配伍,清代名医汪昂在《汤头歌诀》里加了一句“亦可方中用麦芽”,那么,这个保和丸里加麦芽究竟是“画蛇添足”,还是“画龙点睛”呢?对于加入麦芽一味,也是存在争议。有医者认为,麦芽添于原方确为画蛇添足[1]。但是从历代本草典籍来看,却又是另一番意味,《名医别录》认为麦芽“消食和中”,《日华子》认为“开胃”,张元素认为“补脾胃虚,宽肠下气”,李时珍认为,“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更何况,山楂、神曲、麦芽是“焦三仙”的来源。由此可见,保和丸加入麦芽,也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并无不妥。

   保和丸不仅历史悠久,备受后世医家推崇,即便是现代药理对它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药理及实验研究表明,保和丸对胃肠运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较强的抗乙酰胆碱、抗组胺作用,能缓解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较高剂量时也能减少胃酸的分泌;能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加胰液的分泌,提高胰蛋白浓度和明显增加胰蛋白的排出[3]。还具有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增加胃液分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增加胰蛋白排出量,抗菌抗炎镇吐等药理作用,现代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慢性萎缩性胃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小儿荨麻疹,小儿咳嗽,脂肪肝[4]。

   对于保和丸的现代临床运用,也是十分广泛,以保和丸为基础,进行合方以及加减化裁,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慢性萎缩性胃炎,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小儿荨麻疹,小儿咳嗽,脂肪肝[4];缺血性心脏病,心因性反应症、神经衰弱、癔病,心律失常,甲肝、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肾病、腹水,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痢疾,急慢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5];小儿疳积,胃石症,胆-心综合征,高脂血症,皮肤瘙痒,以及小儿积滞,婴儿腹泻,胆道感染,小儿便秘,糖尿病胃轻瘫,小儿食积盗汗,脂肪肝,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等疾病。

   总体来说,保和丸作为治疗“一切食积”的首选良方,无论是从药物配伍,还是从药理研究,都有着深刻的意蕴。尤其是从现代临床中发现,保和丸的合方及其加减方,可以发挥十分广泛的临床作用。当然,对于保和丸来说,虽然现代临床运用比较广泛,但是对于它的现代药理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从拆方的角度去看,方中诸药应该蕴藏着十分强大的药理效能。不过,对于保和丸来说,无论它的临床运用怎么拓展,它最出色的作用,依然还是脾胃的“守护神”。

   参考文献

   [1]朱旭,陈丽斌,纪立金.《丹溪心法》之保和丸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65-267.

   [2]李一晨,陈京京,叶斌,等.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撷菁[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8):12-13.

   [3]王汝俊,傅定中,邵庭荫,等.保和丸的消化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1,7(4):1-4.

   [4]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张培中.保和丸的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72-74.

   [6]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0 顶一下
*昵称:
*评分:      
*评论:
请将内容限制在 10 - 200 个字符以内,当前输入:0
0/200
扫码在移动设备上阅读该文章